廣東石灣陶藝驚艷臺北

時間:2013-07-26 10:36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廖洪標大師在臺北

  豐年樂

  觀音像

  釋迦牟尼像

  瘦小、黝黑、家常衣褲,廖洪標看上去像街上擦肩而過的一位退休工人。在臺北歷史博物館冠蓋云集的“石灣陶魂”開幕式上,作為主角的他最樸素、謙和、不起眼,在慣常的社交套子中有點茫然和無措。輪到他講話,他說:“我不會說話,只會念稿”,掏出一張紙,中規(guī)中矩地對著麥克風,一長串感謝的名單:收藏者、策展人、攝影師,只有一句脫稿而出,卻給記者留下最深刻的印象:“這些(指展品)都是我的心血”。

  廖洪標是有福的,因為他的心血凝結(jié)而成的,是足以令人走到他面前恭恭敬敬喊一聲“大師”的陶塑,這些作品足以跨越他的個體生命和眼前的熱鬧,流傳后世。

  臺北歷史博物館6月28日至8月11日展出“石灣陶魂——廖洪標陶塑藝術(shù)展”,來自廣東的廖洪標的40件陶塑作品,令以陶藝文創(chuàng)為自豪的臺北驚艷。廖洪標的作品傳遞出一個信息:最樸素的,可以是雅致的;最傳統(tǒng)的,可以是最有想象力的。

  在廖洪標的透明釉觀音像前,如果你靜心與塑像對視,會突然發(fā)現(xiàn)細細一線的觀音眼睛里有雙眸閃動,而且有眼神光籠罩住你,令你一剎那接近溫柔慈悲,很多已經(jīng)漠然的道理和感情回歸身心。此時,眼前的藝術(shù)最重要,窗外池塘里的荷花最重要,而平日里很重要的一些東西變得模糊起來。有些東西,你以為它必須,它也許是虛妄。

  這是廖洪標的觀音像給我的體驗,而另一位流下眼淚的參觀者看到了什么,我不知道。我也不知道陶土如何通過廖洪標的手凝聚成這樣的觀音:一手倚石,一手搭膝,長裙裸足,高髻袒胸,一只腳踩盛開蓮花,莊嚴;一只腳彎跨石上,自在。而莊嚴自在不只是靠造型成全,靠的是絲綢質(zhì)感的衣紋、粒粒飽滿的珠串、千絲萬縷的發(fā)式、光澤如生的皮膚。這樣一座塑像,當你與她相遇,已視她為菩薩。

  給塑像以生命,這要有常人無法企及的技藝,也要有常人無法抵達的生命體驗。廖洪標的釋迦牟尼像,沒有眾人印象中的莊嚴圓滿,而是赤裸上身,筋骨畢現(xiàn),垂肩低首。我一邊看塑像一邊打量同樣瘦削的廖洪標,想,這個面貌平凡的老人心中有一個大不相同的佛祖,他又有驚世的勇氣將心中的佛祖呈現(xiàn)出來。他的佛祖與蕓蕓眾生的苦難交纏,但卻面目安祥,額頭光潔,打坐的赤腳和雖松弛但仍保持的手印傳達出信仰的光輝與力量,仿佛告訴世人,苦難可以不令人折腰,可以令人貴重。

  廖洪標不說理論,沒有新名詞,也沒有藝術(shù)家的氣場,記者幾次提問,得到的都是家常的回答。“我一爐一爐地試,試了半年,才找到這個藍”,“作品在未出爐前,誰也不知道是什么樣子,配土、造型、刻畫、爐溫都沒問題,但一出爐,這里那里就會和我想的不一樣,就毀掉,再做!绷魏闃四杲搜,出生于廣東石灣陶藝世家,父親廖作民和堂伯父廖堅均為知名的石灣陶藝家。他15歲起臨摹父親及前輩的作品,1959年拜師陶藝大師劉傳,深入領(lǐng)悟石灣傳統(tǒng)技藝。無論是在陶藝合作社、陶瓷廠還是退休后,他人生的各個階段都有精彩的作品獲各種獎項,被國內(nèi)外博物館收藏。1993年他被評為中國工藝美術(shù)大師,2002年被評為中國陶瓷藝術(shù)大師。

  別說臺灣,就是大陸說到陶瓷也只知景德鎮(zhèn)不知石灣鎮(zhèn),不知道“景德瓷,石灣陶”這句老話。不同于景德鎮(zhèn)的官窯地位,位于廣東佛山的石灣鎮(zhèn)一直生產(chǎn)日用陶瓷,但也正因為是民窯,漁、樵、耕、讀、牧全都入瓷,生活場景、家畜菜蔬、傳說故事、喜怒哀樂百無禁忌,比如清末一件陶夜壺,上畫金發(fā)藍眼洋人,表達當時老百姓對西方入侵者的憤恨。石灣陶瓷排列開來,有專家稱其為中國民俗大百科。

  雖是民窯,南宋時期,權(quán)力中心南遷,北方名窯的技藝傳到嶺南,定、汝、官、哥、鈞諸官窯產(chǎn)品被石灣模仿得惟妙惟肖,八大瓷系的造型、釉色、裝飾手段融進石灣陶瓷,令石灣陶瓷在明清時期達到全盛,產(chǎn)品銷往海外。

  石灣陶藝的厚重成就了廖洪標,廖洪標這樣一生以心血研磨陶藝的大師們又將石灣陶藝捧進藝術(shù)殿堂!傲魏闃说淖髌,為臺灣陶藝創(chuàng)作者提供了極佳的觀摩機會!迸_北歷史博物館館長說。

編輯:郜利敏

相關(guān)新聞

圖片

本網(wǎng)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