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調笑“磚家”成為一種風尚

時間:2011-03-30 16:04   來源:中國青年報

  濟南市民怕漲價紛紛搶購“活人墓”,立馬有社會學專家跳出來說,應該像調控房價一樣出臺限購政策,給墓地管理也出個“國八條”;西安學生藥家鑫交通肇事后捅死傷者,于是有心理學專家在電視上說,他將傷者連捅八刀是彈鋼琴的重復性動作;部分青少年上網成癮,醫(yī)學專家在中俄網癮治療經驗交流會上分析,87%的青少年上網成癮與缺少父愛有關。(綜合近日媒體報道)

  我時常想,如果沒有這些嘴里有乾坤的專家,我們平淡的生活肯定會缺少很多樂趣。畢竟,當經濟學家說“一座城市自由住房率超過50%,城市就會死亡”的時候,當牙科專家說“長時間過度使用MSN、QQ等即時通訊工具,會導致口臭”的時候,當某農業(yè)大學校長說“要大幅提高農藥化肥價格,讓農民用不起”的時候,盡管聽上去很荒誕很穿越很超現(xiàn)實,但你總會覺得很好玩。

  不過,我們又經常面對這樣一種尷尬的現(xiàn)實:一方面,為消除信息傳播過程中的不確定性,公眾的確需要一些具有專業(yè)知識背景的權威人士來解惑釋疑,他們會用充分的理由告訴你“為什么超級月亮不會引起地震和海嘯”、“為什么不用去超市搶購碘鹽”;另一方面,調笑某些“磚家”已然成了一種風尚,有些專家剛剛在媒體上露了個頭,就已經被網友拽出來,用“口水”淹成了口水雞,用“板磚”拍成了紙片人。

  “專家”二字沾染上越來越多的負面意味,甚至有可能成為繼“小姐”、“同志”、“農民”之后又一個被毀掉的詞。這樣的局面讓人唏噓。

  一些原本默默無聞研究學術的專家,一不小心就把自己弄成“網絡紅人”,著實和自身的修養(yǎng)有關。坐慣了冷板凳的他們不像娛樂明星,一般不需要故意語出驚人或者制造噱頭來博得大家關注。但正如網友熱捧的《專家速成手冊》所言,很多專家學者和普通公眾似乎身處不同的話語體系,他們習慣于“說一般人聽不懂的話”,而不是用通俗易懂的大眾語言來解釋專業(yè)問題,這勢必會造成誤讀。舉個例子,有網友曾發(fā)帖大罵水利專家一會兒稱“三峽大壩能抵抗千年一遇的洪水”,一會兒又說“能抵抗百年一遇的洪水”,但實際上,前者是指洪水來臨時三峽水庫加荊江分洪區(qū)共同作用能確保下游安全,而后者僅指三峽水庫自身的防洪能力。

  專家們的“問題”還在于,同行之間缺乏相互辯論的氛圍。往往都是這樣,一旦某一位專家接受媒體采訪時的觀點引起了較大爭議,其他同行容易礙于面子保持緘默。但公眾希望看到的是,如果專家A的觀點有問題,最好專家B能站出來與之博弈,如果專家B沒有將問題解釋清楚,最好專家C能為大家提供更通俗的見解。學術圈不需要表面上的一團和氣。

  當然,“專家”變“磚家”,部分媒體從業(yè)者也難辭其咎。出于新聞傳播規(guī)律的考量,媒體人時常將專家學者的部分話語突出呈現(xiàn)給讀者,這就給斷章取義埋下了風險;過于依賴單獨信源,未能充分聽取多方意見,也有可能造成偏聽偏信的問題。這就好比每年的兩會報道,“雷人”的代表委員未必那么多,但媒體的選擇放大了傳播效果!吨袊嗄陥蟆啡ツ甑囊豁椪{查就顯示,28.5%的人認為媒體放大了專家的負面形象。

  曾幾何時,“專家”二字代表著權威、專業(yè)和淵博,而現(xiàn)在這個詞的光環(huán)正在褪去。重塑知識精英的良好形象,找回那份以真才實學支撐的榮譽感,既需要專家們愛惜自己的羽毛,又需要整個學術圈能有良好的氛圍,也離不開新聞媒體更為客觀、中立、專業(yè)的報道。(湯嘉琛)
 

編輯:高斯斯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