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者:雷鋒精神的時代注解

時間:2012-03-16 09:54   來源:光明日報

  有這樣一個公益組織,它倡導旅游者在出行前準備少量書籍和文具,帶給沿途的貧困學校和孩子。這個組織名叫“多背一公斤”,創(chuàng)立于2004年,成立之初就受到很多年輕人的追捧,至今已經(jīng)收錄上千所貧困學校的信息!

  雖然是個公益組織,但“多背一公斤”卻一直強調(diào)“旅游為主,公益其次,不要喧賓奪主”;顒拥陌l(fā)起者余志海認為,“多背一公斤”是旅途中的舉手之勞,能做固然有收獲,不做亦無傷大雅。因此,該組織一直強調(diào),志愿者不必將公益作為旅游目的,這樣反而會產(chǎn)生不切實際的期望!

  這樣的理念,在許多人看來是將志愿者精神“降了格”,卻恰恰符合當下大多數(shù)年輕人對志愿者精神的理解:“一個人只要發(fā)揮出自己少部分力量就行,只要有成千上萬這樣的‘微小力量’,它的價值就不可估量!痹谶@個樸素理念的指引下,“多背一公斤”活動得到旅游愛好者的廣泛認同。活動開展第一年,他們就帶動捐助文具超過1萬份,書籍超過3000本。 

  今年春節(jié)期間,光明日報刊發(fā)了“兩個大學生的愛心假期”系列報道,講述吳立強、李進兩位大四學生放棄春節(jié)團聚,一路旅行到貴州偏遠山區(qū),為當?shù)刎毨Ъ彝ッ赓M拍全家福照片的故事。兩人在旅行路上的愛心行動和他們對社會、人生和夢想的思考,通過媒體報道之后,在社會上引發(fā)強烈反響!

  其實,無論是“多背一公斤”組織,還是吳立強、李進這兩位大學生,他們都在做同樣的事情,那就是在追求自己快樂的同時,力所能及地去幫助別人,也就是在“學雷鋒”。有人認為這不是真正的“學雷鋒”,或者只是學到了雷鋒的表面,并沒有體會到雷鋒的大公無私,以及將奉獻作為人生至高追求的境界。但如果換個角度看,讓當年那個愛美、愛照相、喜歡穿皮夾克的模范青年“穿越”到現(xiàn)在,相信他與今天很多熱心公益的“文藝青年”并沒有太大區(qū)別,如果有區(qū)別,也是他的認識和覺悟更高一些!

  時代在變化,環(huán)境在改變,人們的認識自然也會不斷變化。但對雷鋒精神的實質(zhì),人們的理解卻始終堅定。無論是“80后”還是“90后”,做完好事后一句“我這是學雷鋒哪!”,無形中透露出的是他們對雷鋒精神的傳承。在為此感到欣喜的同時,我們也應看到,新時代的年輕人對高尚與美好有他們自己的理解:奉獻不是生活的全部意義,付出也不一定意味著要失去一切,“幫助別人,快樂自己”成為更多年輕人的價值追求!

  古人有言:“夫夷以近,則游者眾;險以遠,則至者少。”這說的是風景,對于道德,又何嘗不是如此?一個社會需要“奇?zhèn)、瑰怪、非常之觀”的道德圣地讓人們仰視、追求,讓人們得到心靈的感悟;也需要“小橋流水、綠柳紅花”的家常美景,讓人們?nèi)菀子H近、易于創(chuàng)造。當下許多志愿者組織,其實就是用他們的行動,在為雷鋒精神書寫新的時代注解。這樣的注解,不僅不會淡化雷鋒精神,還會讓雷鋒精神更容易接近,煥發(fā)出時代的光芒。(周潛之) 

編輯:樊玉嬌

相關新聞

圖片

蓬安县| 塔城市| 定兴县| 普兰县| 成安县| 米脂县| 绥化市| 中山市| 滨州市| 孝感市| 比如县| 榆林市| 靖远县| 尼勒克县| 雷山县| 北流市| 松潘县| 吴川市| 河北区| 凌源市| 湘潭市| 库尔勒市| 大安市| 水富县| 龙里县| 彭泽县| 临湘市| 威海市| 昌吉市| 泗阳县| 阿坝| 麻城市| 葫芦岛市| 惠东县| 弥勒县| 綦江县| 襄樊市| 交口县| 荆州市| 新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