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中國臺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臺灣到底要自虐虐人到何時?

2014年07月23日 10:44:00  來源:中國臺灣網
字號:    

  臺灣《工商時報》23日社論說,戲劇里有一類戲叫“虐戲”,通常是男女主角在歷經曲折揪心的感情磨練后,終于修得長相廝守的好結局。但如果在現(xiàn)實生活中,人際間慣性地自虐虐人,恐怕只會招致更多的誤解與嫌怨,從而造成社會惶惶不可終日。不幸的是,傳媒所呈現(xiàn)的當前臺灣,正深陷互虐的泥淖而難以自拔。

  自從德國隊贏得巴西世足賽冠軍之后,“為何德國能,XX不能”的話題頓時蔚為風潮,各類探討多指向一個結論:“德國人碰到問題,總能理性解決問題!”有關冠軍教練從二流球員淪為流浪教練,幸遇貴人提拔,10年磨得金杯的傳奇故事,如今更已為世人朗朗稱頌。

  他山之石總充滿啟示,在德國隊與教練的勝利故事里,“理性、耐性、機遇”是三大關鍵詞,剛好用以對照當前臺灣的“理盲濫情、急性善變、自斷機遇”。

  理性與耐性互為表里,當人們能以理性看待問題,就會知道凡事皆有復雜面向,政府有政府的責任,民眾也有民眾的義務,絕不是簡單的二分法可以論斷,也因此會耐著性子求取問題的最佳解方。

  理盲濫情與急性善變也互為表里,當人們讓感性凌駕理性,就容易認定“冤有頭,債有主”,只要找到代罪羔羊,直接以黑白直斷是非,彷佛所有問題就可迎刃而解。這種心態(tài)不僅造成臺灣的“獵巫”亂象,更導致整個社會“碰到問題,規(guī)避問題,甚至制造更多問題”的惡性循環(huán)。

  在當前“逢中必反”的逆浪沖擊下,臺灣正在自斷機遇。更有甚者,被臺灣青年世代無視的機遇,卻被競爭對手韓國視為機不可失,后者正寄望以中國市場為更有力的支點來轉動全世界。

  臺灣藍綠對立、官民相背的“虐戲”天天上演,卡住所有攸關臺灣發(fā)展的重大政策,進退不得的社會干脆將時間浪擲在小確幸的追求與小公小義的實踐,并因此沾沾自喜,殊不知這種顧小不顧大,甚至以小害大的“新潮”思維,卻正是社會前進的一大阻力。令人疲乏的“府會”拉鋸暫且不表,由傳媒與網友所主導的“虐戲”至少有下列慣見的戲碼:

  一、以個案打翻全船人:近年的經典之作,正是文林苑都更案。此案從頭到尾無涉公共建設,與大埔案不同,只因其中一戶在拆屋后抗爭,加上社學運人士介入,就被炒作成不公不義的建設案,多數都更同意戶更被抹黑為建商的幫兇。此案還勞動“大法官釋憲”,并判定部分“都更條文違憲”,“立法院”未在1年內修正完成即“定期失效”。結果是,虛耗兩年,不同意戶在今年5月與建商和解,都更條例之“違憲”條文卻未能在期限內修正,嚴重殃及其他都更案進度。

  二、以集體記憶或社會觀感阻礙改變:在文林苑案中,即曾出現(xiàn)“保留祖厝”的論述,這與當前臺灣“老屋活化”異曲同工,都旨在保存集體記憶;谕瑯舆壿,臺大要蓋人文大樓,因為會改變大門天際線,所以從華碩董事長施崇棠在2006年宣布捐款5.4億(新臺幣)起算,迄今8年動不了工。

  三、伸張正義上癮癥:新例是在日本某旅館的臺籍員工,因不滿某臺灣房客在旅館紙門玩戳戳樂,拍照po文,自以為大義滅親,島內輿論也一片嘩然。類似的戳戳樂,日本人也常犯,為何沒被舉發(fā)?道理很簡單,服務業(yè)以客為尊,只要損失獲賠償,自然息事寧人。房客破壞公物當然不對,但因此指責臺客特別沒水平,就有欠公允,也充分反映出臺灣人自虐的心態(tài)。

  上述三項“自虐虐人”病癥,致令為政者忙于防弊輕于興利,社會進一退二,逐漸與國際脫軌,能不令人唏噓!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李杰]

海峽時評
深度幕后
七日視點
視頻
宣武区| 天台县| 五大连池市| 绥德县| 吉首市| 南丰县| 云梦县| 文昌市| 衡阳县| 牟定县| 延长县| 雷州市| 平潭县| 宣化县| 田东县| 华亭县| 榆林市| 文安县| 始兴县| 沁源县| 团风县| 曲靖市| 同心县| 南部县| 仁化县| 连云港市| 文化| 什邡市| 南投县| 瑞丽市| 嫩江县| 富锦市| 大洼县| 榕江县| 淅川县| 临夏县| 青川县| 丹阳市| 老河口市| 靖西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