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中國臺灣網(wǎng)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文化社會

金馬50:綻放芳華青春依然

2013年11月28日 13:40:00  來源:新華臺灣
字號:    

  金馬50,綻放溫潤芳華,青春靚麗依然。在日前舉辦的第50屆臺灣電影金馬獎頒獎典禮上,29歲新加坡導演陳哲藝處女作《爸媽不在家》爆冷奪得最佳影片,章子怡憑“宮二”一角獲影后殊榮,蔡明亮導演永遠的男主角李康生則憑借《郊游》獲得影帝,蔡明亮獲最佳導演。

  我和很多大陸朋友一樣,通過網(wǎng)絡視頻衛(wèi)星轉播觀看了這次金馬獎頒獎盛典。除了不時會出現(xiàn)信號中斷外,收獲更多的是賞心悅目的快樂。盡管還沒有看到最佳影片及其他提名影片,甚至新晉影帝的名字也是第一次聽說,但我為金馬獎的專業(yè)性、開放性,為它歷久彌新的青春氣息所感動。

  據(jù)媒體此前報道,《爸媽不在家》是一部新加坡電影,以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為背景,其風格類似于許鞍華《天水圍的日與夜》,或會兼具李安《推手》《飲食男女》等作品中所體現(xiàn)的細膩品質。該片獲獎經(jīng)過了評委的激烈討論甚至爭吵,至少它不是李安導演的投票首選。不過,這部電影將代表新加坡參加第86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角逐,也證明了它的品質。我想,這也代表了金馬獎的品質。

  進一步說,在這樣一個充分開放、極具品質、盡顯格局的競爭平臺上,對于本土電影的聚焦也才真正深刻和有意義,這既適用于臺灣本土電影,也適用于大陸本土電影。盡管臺灣屢屢出現(xiàn)在票房上頗得認可的本土之作,但這些影片并未帶領臺灣電影整體突圍,新電影賺錢的不多,老電影也令人憂慮,而大陸電影同樣面對商業(yè)性和藝術性的矛盾,在審查與評獎制度上的確存在不合理應改進之處,這就需要兩岸電影人和主管部門互學互鑒,超越意識形態(tài)的藩籬,回歸電影的專業(yè)本質,才能為華人社會奉上更多的華語電影佳作。

  末了,不妨說一點輕松的話題。在金馬獎頒獎現(xiàn)場觀看的嘉賓和觀眾中還有在臺灣大學、臺灣政治大學交換的大陸MBA學生,他們通過微信即時發(fā)布現(xiàn)場的照片。其中,來自北京的清華大學MBA學生、我的同班同學冉進還和郭富城坐到了一起,只見他西裝革履顯然有備而來,舉手投足眉開眼笑還頗有明星氣質范兒,一點兒不比郭天王差,被電視攝像機拍到也被我們發(fā)現(xiàn),我們打趣他原來是深藏不露的“影帝”,一時間成為微信朋友圈的趣談。但愿兩岸通過實在的開放的行動讓包括電影在內的文化交流不斷開新花、結碩果,吸引更多的年輕人熟悉和欣賞此岸和彼岸。(專欄作者 張鵬)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張潔]

海峽時評
深度幕后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