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邊是晚會泛濫,一邊是晚會饑渴

時間:2013-03-07 13:39   來源:羊城晚報

  3月4日,全國政協(xié)委員濮存昕在接受采訪時稱,中國有太多的晚會,太多的文藝用晚會的形式,什么事情都能辦個晚會。“一個晚會用多少材料,搭個臺、噴塑、燈光,且不說幾百幾千萬的費用,產(chǎn)生的垃圾都不知道往哪堆”,全世界沒有一個國家像中國這樣有這么多晚會。(3月5日《信息時報》)

  在去年兩會上,上海廣播電視臺主持人葉惠賢曾稱:從元旦到元宵一個月,各大電視臺的晚會有40余臺,共計花費5億元。而這還只是“小意思”,具體到各個地方,只要有一個大型活動,都要有一個配套晚會。說現(xiàn)在晚會浮躁浪費,絕不過分。

  換一個角度看,多辦一些晚會,不僅能夠滿足民眾更多更高的文化需求,而且能夠推動產(chǎn)業(yè)轉(zhuǎn)型,促進文化大發(fā)展大繁榮?苫氐浆F(xiàn)實中,很多人感慨,并沒有機會觀看晚會,F(xiàn)在一臺晚會,門票少則幾百多則幾千,一般人只能心向往之。

  一方面,晚會太多,全世界沒有一個國家像中國這樣有這么多晚會;另一方面,晚會太少,很多人都在感慨從來沒有看過晚會。矛盾正出在這里,而這需要從行政方面找原因。

  中央早就出臺規(guī)定,嚴格制止公款追星。體現(xiàn)在演出市場上,像過去那樣,直接冠名某某政府名義的晚會確實少了。但識者自知,現(xiàn)在的晚會“換湯不換藥”,沒有行政之手在后面推動,根本就不可能辦這么多晚會,晚會也根本辦不起來。

  現(xiàn)在的晚會,說起來走的是市場化路線,可幾百上千元一張的門票有多少人愿意去看?于是我們看到,承辦單位這邊拿出相當數(shù)量的票,直接送給各級領導;那邊用各種方法,甚至拿著紅頭文件,向相關部門和企業(yè)推銷。而相關部門特別是企業(yè),也當作花錢買平安,根本不敢拒絕。

  這是一種偽市場化,其實質(zhì)還是行政攤派。對于許多部門和企業(yè)來說,每年門票支出也是一筆不小的負擔。一位多次組織過晚會的業(yè)內(nèi)人士曾經(jīng)向筆者感慨,許多地方的人都有一個“壞習慣”:看晚會從來都不想花錢。“晚會基本靠組織、門票基本靠攤派”,花錢的不看,看的不花錢,或者是別人送的,或者是單位買的,最終成了權(quán)力的福利。這也就不難理解,說起來晚會這么多,而普通人卻根本看不到。

  這種晚會多,就導致了演出市場的虛假繁榮,推高了文化活動成本,造成了面向普通人的晚會很難出現(xiàn),民眾的文化需求因此受到擠壓。要遏制這樣的晚會浪費,先要控制權(quán)力濫用。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