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jīng)貿(mào)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周年
您的位置:中國臺灣網(wǎng)  >   臺灣頻道  >   時政  >   正文

竺可楨師徒兩岸共保釣魚島

2012年09月28日 08:15 來源:環(huán)球時報 字號:       轉(zhuǎn)發(fā) 打印

  1966年,聯(lián)合國亞洲及遠東經(jīng)濟委員會成立了“聯(lián)合探勘探勘亞洲近海地區(qū)礦物資源合作委員會”。經(jīng)過長期勘測及研究,該會于1968年發(fā)布研究報告,稱在琉球群島、臺灣至日本本土間的大陸礁層邊緣地帶,黃海及渤海,都可能蘊藏有豐富的石油資源。這一消息震動日本,日本立即采取行動,企圖將釣魚島攫為已有。日本的行動引起中國有識之士的警覺。

  竺可楨(1890-1974年),著名氣象學家、地理學家、教育家,曾任中央研究院氣象研究所所長、浙江大學校長,1949年后任中國科學技術協(xié)會副主席、中國氣象學會理事長、中國地理學會理事長等職。文革初期,竺可楨遭到嚴重沖擊。但他不顧年高體弱,堅持工作,關注地理學的新動向。

  1969年11月4日,北京《參考資料》第43頁刊出“日修機關報公然把尖閣島(釣魚島)群島說成是沖繩縣海區(qū)”的消息。11月11日,竺可楨致函國務院總理周恩來:“釣魚島在東海大陸棚上”,“國際慣例以海深200公尺以內(nèi)為大陸棚,毗連國家有權(quán)可以在海底開采礦產(chǎn)。而釣魚島與沖繩之間,卻隔有1000—2000米深海,所以從深度和距離看來,釣魚島附近石油開采權(quán)統(tǒng)應歸我國范圍。日本覬覦已非一日!薄拔覀兡壳半m忙于開發(fā)大陸的石油,無暇顧海上資源,但不能不為長遠著想。”建議:“似乎此時我們應作一消息,聲明釣魚島地區(qū)油田開采權(quán)應屬于我所有,以為日后有必要時作為外交部正式抗議地步!

  當時,中國大陸雖然處于文革混亂時期,毛澤東、周恩來對竺可楨、外交部的報告仍然高度重視,交代外交部等部門高度關注釣魚島海域的新情況。

  1970年5月18日, 《人民日報》刊文《佐藤反動政府玩弄妄圖吞并我釣魚島等島嶼新花招》,指出“釣魚島等島嶼和臺灣一樣,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領土”。這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第一次在釣魚島問題上公開表明立場。

  竺可楨在常年的教育生涯中,培養(yǎng)了一批地理學、氣象學的青年才俊,其中就包括中國現(xiàn)代政治地理學、人文地理學、歷史地理學的創(chuàng)始人張其昀(1900-1985年)、沙學浚(1907年一1998年)。只是張、沙二人1949年后都去了臺灣。張其昀在臺灣擔任過“中央宣傳部部長”、 “教育部長”等職,沙學浚則任臺灣師范大學地理學系教授兼系主任、文學院院長。

  1970年9月,日本發(fā)表“尖閣列島主權(quán)及大陸礁層資源開發(fā)主權(quán)之主張”,妄稱“釣魚島海域?qū)儆谌毡尽。沙學浚很快著寫《釣魚臺屬中國不屬琉球之史地根據(jù)》一文,根據(jù)大量歷史文獻,指出“六百年前釣魚臺被中國人發(fā)現(xiàn)命名,當然是中國領土”,“日人發(fā)現(xiàn)釣魚臺說被中國史實、日本文獻否定”,分析了“釣魚臺被中國人不被琉球人發(fā)現(xiàn)之原因”,并繪制了《釣魚臺列嶼圖》,對釣魚臺列島各島嶼做進一步的地質(zhì)研究。該文的主要觀點、引用史料、論證方法為之后40年多部研究釣魚島歷史的著作所引用、效仿。

  張其昀是蔣介石的心腹,他在公務之余,潛心于國史、國土、國魂的研究。1972年,張其昀為歷史學家楊仲揆的專著《中國·琉球·釣魚臺》一書做序,引用了一則歷史典故:1928年國民革命軍北伐之際,日本侵略者制造濟南慘案。日本政治家?guī)旁仓乩稍诖筅嫜菡f,指出“新時代之外交政策,在于經(jīng)濟上之合作與繁榮,而非土地之占領與擴張”。但日本少壯派軍人一意孤行,于1931年制造了“九一八事變”。當日本一些民眾歡慶時,幣原卻說“日本吞下一個炸彈”。張其昀借此指出, “世變滄桑,曷勝感慨。前事不忘,后世之師”,他警告日本軍國主義死灰復燃,竊占中國的固有領土釣魚島,等于“日本又吞下了一個炸彈”,將再次坑害日本人民。

  張其昀、沙學浚與恩師竺可楨選擇了不同的政治道路,但他們在海峽兩岸不約而同地上書著文,捍衛(wèi)國家領土主權(quán)。在竺可楨等人的努力下,1972年10月,新出版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地圖集》明確將釣魚島海域劃人中國版圖,并用大字標出。1972年后,臺灣出版的地圖也明確標出釣魚島不屬于琉球群島,而屬于臺灣省宜蘭縣。這一系列行動對于維護釣魚臺列島屬于中國的一部分意義深遠。

瀏覽更多臺灣新聞

:
    關于我們 | 本網(wǎng)動態(tài) | 轉(zhuǎn)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lián)系我們 | 版權(quán)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wǎng)安備110102003391
    網(wǎng)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0107219號
    中國臺灣網(wǎng)版權(quán)所有

    潮安县| 新营市| 长顺县| 平安县| 乌兰县| 上饶县| 邓州市| 当雄县| 鲜城| 梅州市| 横山县| 正安县| 乌鲁木齐市| 舞阳县| 茶陵县| 藁城市| 仪陇县| 海安县| 铜川市| 龙州县| 安陆市| 曲阜市| 张家界市| 昌图县| 武山县| 远安县| 渑池县| 依兰县| 成安县| 鸡泽县| 淮北市| 五峰| 务川| 安远县| 望奎县| 乌兰察布市| 余庆县| 义乌市| 云阳县| 墨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