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臺灣網(wǎng)移動版

    中國臺灣網(wǎng)移動版

以“拼搏趕超”為筆 書寫“忠誠干凈擔當”——追記因公犧牲的武漢市委原常委、組織部長楊漢軍

2018-04-03 09:36:00
來源:新華網(wǎng)
字號

  新華社武漢4月2日電 題:以“拼搏趕超”為筆 書寫“忠誠干凈擔當”--追記因公犧牲的武漢市委原常委、組織部長楊漢軍 

  新華社記者王琦、廖君

  一對從萬里之外的俄羅斯帶回的茶杯,孤零零地放置在武漢市水果湖一幢老樓二層的房間里,再也等不到它的主人開封啟用。

  已經(jīng)入住武漢沙湖附近人才公寓大半年的留漢大學(xué)生李波,再也等不到為他們操持盡快住進公寓的那位長輩來實地看一眼。

  家住武漢市新洲區(qū)鳳凰鎮(zhèn)毛家沖村的87歲的孤寡老人郭桂榮,再聽不到“兒子”噓寒問暖的話語,在“兒子”關(guān)心下蓋起來的新平房,也盼不到他再上門看上一眼!

  10天緊張的出國引才,行程1.8萬公里,輾轉(zhuǎn)3個國家5座城市,24場公務(wù)活動;貒鴣聿患暗箷r差,就投入到工作中。在三個飽滿的工作日后,2017年8月9日下午,武漢市委原常委、組織部長楊漢軍突發(fā)心臟病倒在辦公室,人生定格在55歲。

  “回首往事,最令人欣慰的不是當年有多大權(quán)力,而是你為黨和人民干了幾件實事好事” 

  “這么好的人,怎么說走就走了,該我這個老婆子替他去的啊!”得知楊漢軍因公犧牲的消息,郭桂榮老人在家里抹眼淚。

  毛家沖村是武漢市委組織部的精準扶貧聯(lián)系點,郭桂榮老人是楊漢軍的包保戶。

  “一進門,他就拉著我的手,問我身體好嗎?”郭桂榮老人至今還記得楊漢軍第一次進她家時的情景。那是2016年的冬天,一進門他就像自家兒子一樣,彎下身子看看灶臺、揭開鍋蓋,然后摸床上的棉絮厚不厚。土坯房四面漏風,屋里屋外一個溫度,在被子里睡半天睡不起熱氣,這些,楊漢軍都記在心上。

  5個月后,郭桂榮老人搬進新居,楊漢軍又來看望她了。臨走,楊漢軍動情地和老人說:“就把我當成您的兒子吧!

  楊漢軍常說:“官當?shù)迷俅?終有一天要退下來;厥淄,最令人欣慰的不是當年有多大權(quán)力,而是你為黨和人民干了幾件實事好事!

  去年初,武漢市委提出“紅色引擎工程”,重點打造“紅色物業(yè)”,讓黨組織在基層活躍起來。不同的聲音從四面八方傳來,“組織部管干部管黨建管人才,怎么又來管物業(yè)?”

  “有的黨組織進不了門、入不了戶、說不上話。打通服務(wù)群眾‘最后一百米’,把關(guān)懷送到居民身邊,才能夯實黨的群眾基礎(chǔ)!睏顫h軍很堅定。

  武漢市江漢區(qū)和平社區(qū)建成于上世紀50年代,建筑年久失修、租戶眾多,曾因基層黨組織渙散被點過名。

  去年3月的一天,一個穿灰夾克的中年人來到社區(qū)黨員群眾服務(wù)中心。

  “說了解一下情況,走到辦公室,拉了把凳子坐下,就和幾個年輕人聊起來。一個人一個人問,從哪里畢業(yè)的,收入如何,有沒有聽說過‘紅色物業(yè)’!鄙鐓^(qū)黨委書記郭利回憶道。

  聊了近一個小時,臨走時,中年人告訴郭利他是組織部的楊漢軍,留下自己的電話,說有困難找他。

  經(jīng)過反復(fù)調(diào)研,楊漢軍提出“紅色物業(yè)”具體實施方案:對老舊小區(qū),通過政府出資新建、依托現(xiàn)有國企重組、引入民企參股等模式,實現(xiàn)物業(yè)托管;把黨員大學(xué)生派駐到物業(yè)“墩墩苗”,作為基層后備干部培養(yǎng)。

  隨后,“紅色物業(yè)”全面鋪開。19家公益性物業(yè)公司陸續(xù)組建,進駐500多個老舊小區(qū),1500多名畢業(yè)生競聘“紅色物業(yè)”崗位,很多來自“985”“211”高校。

  武漢市東西湖區(qū)稻香社區(qū)鑫海花城,“紅色物業(yè)”整治坑洼地面,修復(fù)池塘污染,多年來的“臟亂差”局面變了;青山區(qū)鋼花村街117社區(qū),住戶家里的自來水不再是“涓涓細流”……

  對此,中組部高度肯定:黨建有思想、有溫度、有色彩。

  楊漢軍曾說過:“我也住在沒有物業(yè)的樓里,要從我身邊看變化,但不能只抓我那個點!t色物業(yè)’全市覆蓋,自然延伸到我家,才算到位了!

  楊漢軍因公犧牲后第二個月,他住的那幢老樓也有了“紅色物業(yè)”,樓梯間里沒了小廣告,燈泡壞了也不用住戶自己換了。然而這些,他卻看不到了。

  武漢市委組織部研究室的李磊至今依然清晰記得,在建黨95周年“支部主題黨日”活動上,楊漢軍講過的一段肺腑之言:“不忘初心,意味著責任如山。這個責任,就是我們在入黨宣誓時的承諾。不忘初心,要做到奉獻如常,隨時準備為黨和人民犧牲一切!

  1983年12月9日,21歲的楊漢軍加入了中國共產(chǎn)黨,在入黨志愿書中他寫到,“在我的成長過程中,每一步都凝聚著黨的心血。小時候,黨教給我從小樹立為人民服務(wù)的思想,我還受益于高考改革,在大學(xué)里接受了更為系統(tǒng)的黨的教育。所有這些都使我感受到,黨是撫育我成長的慈父!”

  因公犧牲兩個月后,楊漢軍被追授為湖北省優(yōu)秀黨務(wù)工作者。

  “要把官做淡、把事做精、把人做大” 

  武漢市水果湖一幢建于上世紀90年代的老樓,爬上昏暗的樓梯間,二樓就是楊漢軍的家。墻上水漬的痕跡,門下面開裂的白漆,能看出年頭的藍色布藝沙發(fā),讓人很難想象這是一個正廳級干部的家。

  “大家都不知道楊部長家住哪里,犧牲后去他家吊唁,看到那個樣子,真是太震驚了!边@幾乎是所有認識楊漢軍的人不約而同說的話。

  在到武漢任職前,楊漢軍曾擔任過省委組織部的秘書長,期間管過分房子!爸灰幸稽c私心,不可能還住在這里。”同事說。

  組織部長位高權(quán)重,經(jīng)常有人打聽他的愛好。在一次大會上,楊漢軍說:“如果一定要問我喜歡什么,那就是喜歡干事的人。”

  有人到辦公室,臨走時遞上兩條煙,他當即拒絕,連人帶煙送出去。推不掉,就請工作人員代為上交。同事休假外出,帶回一盒家鄉(xiāng)的茶葉,他不收,還不忘補上一句,“不是針對你一個人,規(guī)矩不能破了。”

  送別楊漢軍時,武漢市委組織部里的許多年輕人回憶起他和大家的最后一次集體談心。那次談心,他說:“要正確認識和處理做官、做事和做人的關(guān)系--把官做淡、把事做精、把人做大!

  每逢過年過節(jié),楊漢軍家總是鎖著門。有人打聽到住處后來“拜訪”,家里人就躲在屋里,不敢出聲。楊漢軍曾說,這樣雖然給家里帶來一點不便,但可省去當面回絕的尷尬。

  不收人禮物,對別人卻充滿溫情。武漢市委組織部辦公室的歐陽俊告訴記者,逢著過年,會收到楊漢軍給他孩子的壓歲錢。犧牲前不久,楊漢軍從俄羅斯考察回來,還給他孩子買了俄羅斯套娃。

  “別人是給領(lǐng)導(dǎo)送禮物,我是收領(lǐng)導(dǎo)禮物。這樣正派的領(lǐng)導(dǎo),從哪兒找啊!睔W陽俊說完,沉默了。

  楊漢軍的外甥在武漢上大學(xué),畢業(yè)時問舅舅,是在武漢還是去外地發(fā)展。楊漢軍勉勵他,好男兒志在四方。

  侄兒知道,舅舅不會為親人謀私。此后,幾個侄兒侄女都在外地發(fā)展。

  楊漢軍的母親去世后葬在老家湖北仙桃。每年清明,不管多忙,他一定會回去上墳。他不和地方打招呼,地方的官員只知道他回來了,但從未見過他本人。

  楊家的祖墳在一個偏僻的地方,逢著雨天,道路泥濘難走。地方上想修一下這段路,被他婉言謝絕。

  “我討厭一切虛偽和狡猾的東西,因此總希望自己能做一個作風正派的人!痹谒髮W(xué)畢業(yè)材料的“自我鑒定”一欄,楊漢軍寫道。他用一生踐行了諾言。

  “墨守成規(guī)、四平八穩(wěn),日子雖然過得輕松,但黨的事業(yè)難以發(fā)展,就是不負責任” 

  “組織部收到的舉報信變少了,自薦信變多了!蔽錆h市委組織部經(jīng)濟干部處處長李保旗談起這幾年的變化時說。

  變化的原因,要從一項特殊的人才政策說起。

  2016年底,武漢建設(shè)國家中心城市的方案獲批,急需一批干事創(chuàng)業(yè)的干部。為此,楊漢軍帶頭謀劃,提出“獅子型”干部的調(diào)研選拔方案:副處以上干部,不唯年齡、學(xué)歷、年限,只要敢闖敢拼,想干事、能干事,就有被推選的機會。特別優(yōu)秀的,副處直接提副局。

  一時間,干部紛紛寫信自薦,連過去不想干事的人都想當“獅子”。

  楊漢軍組織17個調(diào)研組,走訪了137家單位,談話4000多人次。調(diào)研組出發(fā)前,他特別交待,每一位被推薦的候選人,都要用3件工作實例“畫像”。

  有位正處級干部有沖勁有闖勁,但年齡偏大,調(diào)研組提出,這樣的干部能不能用?楊漢軍堅持提議,將他安排到重要實職崗位。

  有名干部,因工作失誤受過處分,但他沒有一蹶不振,而是更加努力工作。楊漢軍建議,這名干部要大膽用。

  最終,309名“獅子型”干部進入儲備庫,截至目前,近150人已被安排到重要崗位。這些干部想改革、謀改革、善改革。

  楊漢軍常說:“墨守成規(guī)、四平八穩(wěn),日子雖然過得輕松,但黨的事業(yè)難以發(fā)展,就是不負責任!痹谕卵劾,楊漢軍也是個“獅子型”干部,是個不斷掌握新知識、熟悉新領(lǐng)域、開拓新視野的“闖將”。

  2017年,武漢成立招才局,整合人才工作職能,楊漢軍兼任局長。去哪找人才,用什么吸引人才?

  楊漢軍把突破口放在武漢校友這個群體上。

  “怎么是您?”凌晨一點,武大校友、小米科技董事長雷軍乘坐的航班到了武漢,走下飛機,發(fā)現(xiàn)接機的是楊漢軍。

  組織部長半夜接機的消息傳開,百姓引為美談,企業(yè)家知道了武漢的招才誠意。此后,雷軍幾次赴漢。小米第二總部落戶武漢,僅用5天。

  人才來了,資金隨之而來。去年,武漢校友招商簽約1.3萬億元,為全市招商引資總額貢獻半數(shù)。

  有了朝氣蓬勃的年輕人,城市發(fā)展才有后勁。武漢在校大學(xué)生近120萬人,怎么留住他們,楊漢軍很是動了一番心思。

  他比較了武漢和北上廣深,發(fā)現(xiàn)武漢的優(yōu)勢是房價相對較低,生活成本不算太高。所以他提出人才公寓政策,讓畢業(yè)留漢的大學(xué)生以低于市場價的租金拎包入住。

  楊漢軍常說,政策不落實,還不如沒有這個政策,那會損傷黨和國家的公信力。他不搞形式主義,要實地看看政策執(zhí)行得怎么樣。

  畢業(yè)季的一天,楊漢軍來到申請人才公寓的窗口,和兩個大學(xué)生說,我扮成你們的家長,在旁邊看看辦起來麻煩不麻煩。

  第一個同學(xué)沒辦成,告訴楊漢軍他有個證件忘帶了,楊漢軍還不太信。第二個同學(xué)順利地申請到了,楊漢軍這才放心。

  聽說有個同學(xué)入住的公寓很遠,楊漢軍就問負責這項工作的干部,你自己愿意住那么遠嗎,自己都不愿意去,怎么指望大學(xué)生去?

  2017年,留在武漢工作的大學(xué)生首次突破30萬人,是2016年的兩倍,為城市帶來了活力。

  武漢高層次人才不少,但缺的是重大科技成果的轉(zhuǎn)化應(yīng)用。

  武漢大學(xué)的張俐娜院士,有很多國際上認可的研究成果,特別是有項專利,能實現(xiàn)低溫溶解纖維素,既節(jié)約能源,又減少環(huán)境污染。楊漢軍聽說后,沒幾天就上門拜訪,倆人談了很久。

  楊漢軍突然離開的那天,辦公桌上放的就是張俐娜院士科研成果轉(zhuǎn)化工作的報告。

  得知他因公犧牲,張俐娜夫婦冒著大雨參加了楊漢軍的追悼會。

  “我一般很少接受采訪,但我很愿意和你們講講楊漢軍的事情。我們太需要這樣的干部了。有了這樣的好干部,我們的國家就會大有希望!睆埨日f。

[責任編輯:葛新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