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臺灣網(wǎng)移動版

    中國臺灣網(wǎng)移動版

戰(zhàn)“疫”每日觀察丨習近平為何語重心長提出增強“謹慎之心”

2020-02-26 15:07:00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字號

  “這是一次危機,也是一次大考!

  習近平總書記在2月23日發(fā)表的重要講話里提出,各級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必須增強必勝之心、責任之心、仁愛之心、謹慎之心。其中,在談到增強謹慎之心時,他強調,“對風險因素要有底線思維,對解決問題要一抓到底,一時一刻不放松,一絲一毫不馬虎,直至取得最后勝利”。

  習近平總書記為何在此時語重心長提出增強“謹慎之心”,值得我們深思。

  23日,他還提到了自己兩年前講過的一句話。2018年1月,在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專題研討班開班式上,習近平總書記列舉了8個方面16個具體風險,其中提到,“像非典那樣的重大傳染性疾病,也要時刻保持警惕、嚴密防范”。

  就在兩年前的這一講話中,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了“三個一以貫之”。其中之一,就是“增強憂患意識、防范風險挑戰(zhàn)要一以貫之”。

  謹慎之心,就是要始終保持底線思維,增強憂患意識,著力防范和化解重大風險;就是在某項工作、某項事業(yè)取得進展的時候,不沾沾自喜,不放松懈怠,不故步自封,而是一鼓作氣、一以貫之,直至取得最后勝利。

  對照當前的疫情防控和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重任,“謹慎之心”的分量,掂得出來。

  “謹慎”二字,在中國共產(chǎn)黨人的思想傳承中是有淵源的。1945年4月,毛澤東同志在黨的七大上致開幕詞時說,“我們應該謙虛、謹慎、戒驕、戒躁,全心全意地為中國人民服務”。四年后,1949年3月,他在黨的七屆二中全會上提出了“兩個務必”的著名論斷——“務必使同志們繼續(xù)地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作風,務必使同志們繼續(xù)地保持艱苦奮斗的作風”。

  明者防禍于未萌,智者圖患于將來。中國共產(chǎn)黨是一個生于憂患、成長于憂患、壯大于憂患的政黨!爸斏髦摹保俏覀凕h的傳家寶。

  黨的十八大以來,底線思維、憂患意識、問題導向,一直是習近平總書記著重強調的——黨的十九大召開前夕,他在“7·26”重要講話中強調,要“從最壞處著眼,做最充分的準備,朝好的方向努力,爭取最好的結果”。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一開篇,他就強調,“全黨同志一定要登高望遠、居安思!。

  在2018年1月的那次開班式講話中,習近平總書記說,“越是取得成績的時候,越是要有如履薄冰的謹慎,越是要有居安思危的憂患”。2018年12月,在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上,他在充分總結了輝煌成就、寶貴經(jīng)驗之后,話鋒一轉,強調“我們現(xiàn)在所處的,是一個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的時候,是一個愈進愈難、愈進愈險而又不進則退、非進不可的時候”。

  安不忘危、存不忘亡、樂不忘憂。去年1月,中央專門召開了一次“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堅持底線思維著力防范化解重大風險專題研討班”。9月,在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中青年干部培訓班開班式上,習近平總書記的一段話,可謂語重心長——“領導干部要有草搖葉響知鹿過、松風一起知虎來、一葉易色而知天下秋的見微知著能力,對潛在的風險有科學預判,知道風險在哪里,表現(xiàn)形式是什么,發(fā)展趨勢會怎樣,該斗爭的就要斗爭”。

  這次新冠肺炎疫情發(fā)生后,習近平總書記親自指揮、親自部署,迅速形成全黨動員、舉國動員之勢,形成抗擊病魔的強大合力,并已取得階段性成效。這跟近年來全黨同志、全國上下的風險意識、憂患意識,以及用底線思維來謀事、做事的能力普遍提高,有很大關系。

  但也有“謹慎之心”不足之處、不足之人。這次在應對疫情中暴露出的明顯短板,提醒我們,必須總結經(jīng)驗、吸取教訓,不斷完善我國的重大疫情防控體制機制、公共衛(wèi)生應急管理體系。一些干部,則被疫情這面鏡子,照出了“治理能力和專業(yè)能力明顯跟不上”的短板。少數(shù)干部之所以“表現(xiàn)不佳甚至很差”,原因之一,恐怕也是缺少底線思維,對風險預判不足、準備不足。

  既充滿自信,又充滿憂患意識——兩個“充滿”,缺一不可。如果被一時的勝利、成就沖昏頭腦,就容易丟了謹慎之心。有些干部覺得老把風險、憂患掛在嘴邊,是不是就顯得沒自信了?這種不應有的顧慮,恰是把“必勝之心”和“謹慎之心”對立了起來。

  必勝之心、責任之心、仁愛之心、謹慎之心,四個“心”是辯證統(tǒng)一的。越是有必勝的信念,越要有如履薄冰的謹慎。增強謹慎之心,才能把責任擔起、把責任盡到。帶著謹慎之心,才能更知群眾的冷暖安危,更能防微杜漸,及時解決群眾所急所憂所思所盼。

  在習近平總書記2月23日所作重要講話中,“謹慎之心”的精神內(nèi)涵,不僅在直接談及這四字之處,還體現(xiàn)在很多地方——

  “經(jīng)濟社會是一個動態(tài)循環(huán)系統(tǒng),不能長時間停擺”——這里體現(xiàn)著謹慎之心:要防止局部風險演化為區(qū)域性或全局性風險,防止短期風險演化為長期風險。

  “推動醫(yī)防結合,真正把問題解決在萌芽之時、成災之前”——這是要把防微杜漸、主動化解風險的意識,更深入地體現(xiàn)在制度建設和治理能力建設中。

  “必須高度警惕麻痹思想、厭戰(zhàn)情緒、僥幸心理、松勁心態(tài)”“不獲全勝決不輕言成功”——這也體現(xiàn)著謹慎之心:對這場疫情防控人民戰(zhàn)爭、總體戰(zhàn)、阻擊戰(zhàn),要一抓到底,一時一刻不放松,一絲一毫不馬虎,直至取得最后勝利。

  今天,大戰(zhàn)行至膠著、吃勁之際,大考正攻最難、最險之題。習近平總書記恰在這時語重心長地提出增強“謹慎之心”,深意可知。

  謹慎在握,方有勝算在握。這是個樸素、管用的道理。(文丨特約評論員 楊禹)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