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周年
您的位置:中國臺灣網  >   新聞中心  >   大陸  >   科教  >   正文

記者調查藝考:推薦老師最高拿一半回扣

2013年02月18日 16:03 來源:北京晚報 字號:       轉發(fā) 打印

  “重點院?脊俳淌谥v課,協(xié)議保過”、“零基礎上清華工美”、“高水平代考幫學子圓藝術夢”…… 春節(jié)后“藝考季”才開啟,而藝考培訓廣告早就鋪天蓋地。

  數(shù)以萬計的學生已從全國各地奔赴北京趕考,等待他們的是不可知的命運。可知的是,他們的父母已經掏出了大把的銀子。隨著藝考生人數(shù)每年不斷遞增,藝考培訓已經成為一個巨大的市場,而這個市場中,一個灰色的利益鏈條已經逐漸成形,從推薦學生進培訓機構的老師,到標著天價四處拉生源的學校,要價不菲名不符實的所謂“教授”,還有隱藏在暗處的“槍手”……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成為獲利者,層層盤剝。

  業(yè)內人士表示,不管是考中還是落榜,在這場培訓的盛宴中,考生都淪為“待宰的羔羊”。

  推薦老師

  最高拿一半回扣

  記者在網上搜索北京的藝考培訓機構,搜到129萬個結果,可見北京的此類學校多如牛毛,僅培訓考生的畫室就不下數(shù)百個,這么多學校都能招到生源么?一名在論壇上自曝培訓黑幕的老師告訴了記者答案:“現(xiàn)在搶生源全靠給回扣,這個已經從潛規(guī)則變成了明規(guī)則,帶外地孩子進京趕考的那些老師全發(fā)了!

  這名老師網名“阿倫”,記者聯(lián)系上了他,他自稱曾在北京某畫室工作了很長一段時間,對其中的運作規(guī)則非常熟悉!氨本┖芏喈嬍易畲蟮纳淳褪嵌城市的考生,他們在考前半年大多數(shù)會到北京來進行考前培訓,進哪個畫室是大有玄機的,因為學生和家長對北京的培訓機構并不熟悉,這個選擇權就在老師手中!卑愓f!拔覀儺嬍矣袑iT跑業(yè)務的工作人員,就是到全國的二三線城市和當?shù)氐拿佬g學校聯(lián)系,和那里的校長、老師拉關系招生!

  當然這種聯(lián)系光靠“生拉”是不行的,關鍵還是靠回扣的誘惑,“一些老師手中每年就有上百名甚至幾百名學生,這是我們的大客戶,一定要給他們上好供。拉他們的不只我們一家,現(xiàn)在競爭很激烈,最后拼的是誰給的回扣多。”阿倫表示,這幾年行情年年見漲,“10年前大家還比較純潔,請老師吃頓飯,送孩子們點小禮物就能搞定,后來就要出點血了,沒有真金白銀不行,回扣從10%到20%,現(xiàn)在最高已經出到50%了,也就是學生交的學費,老師和我們培訓學校各拿一半!

  記者咨詢了本市多家畫室,學費每年都在漲價,最便宜的也要每個月2000多元,如果按照一個孩子培訓半年,學費為12000元,老師拿走一半的回扣,也就是6000元,帶來100個學生,就可以拿到60萬元的回扣。阿倫表示,“大家心里都很不平衡,雖說利益平分,但是學校還要租房、請老師、付水電費,開銷很大,賺不了多少錢,而那些老師只要把學生帶來,就可以拿幾十萬上百萬,掙錢太容易了。”要是搶生源大戰(zhàn)繼續(xù)下去,北京很多畫室都有倒閉的危險,“那些老師,真是供不起了!

  為了證實阿倫的說法,記者暗訪了北京多家畫室,稱自己是美術老師,帶著一批學生要參加今年的考試,想找一個學校進行考前培訓。這些畫室紛紛熱情回應,除了自夸師資和升學率之外,均稱“回扣好商量”,從30%到50%不等。

  山寨名師

  實際是在校學生

  北京各大藝考培訓機構中,互相比拼爭搶生源還有一個重要砝碼就是“名師”,很多機構最吸引眼球的就是所謂的“考官班”,據說“點石成金”的考前輔導可以極大增加被錄取的勝算,當然開出的也是天價。一家藝術學校的何老師向記者介紹說:“一個月的考前輔導,1萬多元,我們會請中戲、北電這些重點院校的考官來給學生上課,這可是難得的機會,如果能在上課的時候給考官留下比較深刻的印象,那考試的時候老師自然會留意你,錄取幾率很大!

  記者詢問了多所藝術院校的教務部門,考官是否可以外出培訓,均得到否定答復,稱學校規(guī)定不允許,但不排除個別人會私自出去上課。中國傳媒大學電視與新聞學院副院長胡芳告訴記者:“學院規(guī)定,在職考官不允許在培訓機構上課,這個是有嚴格要求的,一旦發(fā)現(xiàn)就將被取消考官資格,所以一些培訓機構稱他們能請多少考官出來,似乎不太可能,真實的情況是,他們有可能請到我們學院的在校學生,或者是一些畢業(yè)生冒充老師去給他們上課,講一些考試技巧。”不少美術學校打著“央美名師”的旗號,記者從中央美術學院了解到,央美為了保證考試公平是不允許老師私自到社會上任教的,如果是真正的央美老師,最大可能是一對一上課,根本不可能拋頭露面大規(guī)模上課。

  正如胡芳教授所說,北京大多數(shù)藝考培訓機構的師資構成實際是藝校的在校生和畢業(yè)生,而他們被掛出來的名銜卻是“名師”、“教授”等,能忽悠一個算一個。培訓機構老師,大多月薪過萬。

  一個業(yè)內人士告訴記者,藝校畢業(yè)生最大的困境是就業(yè),依據教育部公布的2009年各專業(yè)就業(yè)率調查,全國3000多名表演專業(yè)的本科生,就業(yè)率不到70%。即便就業(yè),能靠演戲養(yǎng)活自己的比例也很低,他們明星夢破之后不少人轉行做培訓老師,靠著學員的天價學費拿到高薪,助長了這些機構的紅火勢頭!白约罕缓鲇屏,又接著去忽悠別人,藝考培訓現(xiàn)在成了一個循環(huán)膨脹的產業(yè)鏈,對藝術的尊重早已被淹沒在暴利背后。”

  代考槍手

  開價不菲騙子多

  去年,廣東爆出美術藝考“代考門”事件,一批槍手被查處,而尋求代考的學生也遭到禁考的處罰。事隔不到一年,記者發(fā)現(xiàn),代考又開始死灰復燃,各種代考廣告在網上隨處可見,有不少還是培訓、替考“一條龍服務”。

  記者通過QQ和一家“美術代考”取得了聯(lián)系,以家長的身份咨詢,如果上清華工美,代考要多少錢,“3萬元!睂Ψ交卮,“這是清華呀,考完了就等于一只腳已經在清華里了!”他表示,這樣頂級的學校,難度大,價格自然最貴,“一般的一本1萬五,要便宜一半。”記者問:“替考的是什么人,一定能考上嗎?”“我們可以讓美院的優(yōu)秀在校生考,肯定沒問題!庇浾邌枺紙鲆灰炚掌,是否會被發(fā)現(xiàn),風險有多大?他回答:“這個你放心,我們自有我們的辦法,我們會疏通考點,然后槍手順利進去頂替你的孩子!碑斢浾咭琅f表示擔心被發(fā)現(xiàn),他說:“我們首先保證的是百分百安全,請的都是在校的大學生,如果這點都保證不了,被逮了他們也會被開除的。”

  談到付錢方法,他提出:“前期先付3000元定金,考完付1.5萬,剩下的成績出來之后再給。”記者問,是否要簽個協(xié)議,他說:“我們從來不簽協(xié)議,大家都是心照不宣的,你要是相信我們就做,不相信就算了!庇浾邌柺欠襁能再便宜,最后清華工美的價錢商定在二萬五,他表示“不可能再低了,你可以再問問,其他的可能會低一些,但是安全和水平就不敢說了!

  記者隨即咨詢了多家代考機構,價碼基本差不多,一本的價格在1萬5到2萬元之間。記者還發(fā)現(xiàn)有代考機構在網上招聘“槍手”,條件是“美術院校的本科生或研究生”,薪金是一次5000元,由此推算代考中介在一個考生身上可盈利萬元以上。

  不過,一個業(yè)內人士告訴記者,代考現(xiàn)象確實一直存在,但是去年“代考門”之后,查的更嚴了,生意不太好做,所以現(xiàn)在網上招搖的不少是騙子。記者看到,有考生家長在網上懸賞捉拿代考騙子,稱在某畫室老師的介紹下,出1萬元找人替考,結果“單考成績出來之后,還不如我女兒考的好,基本分數(shù)線都沒有過!比欢X卻退不出來了,而這個老師如今依舊活躍在北京某畫室。據說,更多的受騙家長選擇了沉默,畢竟聲張出去對自己孩子不利,有可能被禁考3年,代考中介抓的就是家長這種心理。

  “學生來了就不要放出去”

  通過知情人的報料和暗訪,記者發(fā)現(xiàn),在藝術培訓市場這個鏈條中,一層一層的盤剝者從中獲利,掏空了學生家長的腰包,這已經完全不是一個教育產業(yè),而淪為黑幕重重的營銷陷阱。

  阿倫給記者傳了一份他們的“業(yè)務學習資料”,其中說法令人大跌眼鏡:“辦培訓其實就是做產品,需要把時間控制好,太短線不好掙錢,至于教什么東西不是我們關心的問題!

  “到外地跑業(yè)務的時候,不但班主任要給錢,年級組長和分管副校長也要照顧到!

  “不要把一個班多少人寫到協(xié)議里,一個班人數(shù)越多利潤越大,100個人也不嫌多!

  “哪個老師上課,上多少次也不要寫進協(xié)議,這樣即使學生以后投訴,也沒有證據……”還有一條最基本的原則就是“學生來了就不要放出去”,阿倫無奈地表示:“雖然我們的身份是教學助理,其實做的工作就是銷售員,而且是不擇手段的那種。”

  在這樣一個營銷產業(yè)鏈中,推薦老師和培訓機構占據了頂端,獲利最大,培訓機構的專業(yè)老師和推銷員也可分杯羹,代考機構和槍手則渾水摸魚,處在最底層的永遠是學生,成為“待宰的羔羊”。(記者 張鵬)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兩岸新聞  臺灣新聞

: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tài)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lián)系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0107219號
    中國臺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