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訪臺灣戲曲學者蔡欣欣:奔走兩岸戲壇的幸福

2019-09-22 14:56: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中新社北京9月22日電 題:訪臺灣戲曲學者蔡欣欣:奔走兩岸戲壇的幸福

  作者 李晗雪

  “90年代我?guī)_灣歌仔戲劇團到廈門演出,觀眾人山人海;到農村演,全村斷了電省給我們用。臺上臺下都講閩南語,那種感情跟凝聚……就是一個劇種把我們連起來了!迸_灣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教授、前臺灣戲曲學院副校長蔡欣欣憶起帶臺灣劇團赴大陸交流的往事。

  近日,在一場兩岸“非遺”論壇中,蔡欣欣接受中新社記者專訪,講述90年代以來,兩岸戲曲交流的故事。

  蔡欣欣介紹,明清時代閩粵到臺灣的移民,讓閩粵地方的梨園戲、布袋戲、三腳采茶戲等劇種在臺灣落地生根。隨著各時期大陸不同地方移民遷入,及上海京班等劇班來臺演出,京劇、豫劇、昆曲等劇種也融入臺灣社會。同時,福建移民帶去的民間歌謠吸收當地文化,形成了新的劇種——歌仔戲,后傳回閩南,被稱為薌劇。

  “作為戲迷,就想去劇種更豐富的大陸看戲,也想看看各劇種原初的模樣!辈绦佬勒f。

  兩岸開放交流不久,1990年,臺灣“曲友”們組織了一次“上海昆劇之旅”,這批曲友中,就有蔡欣欣的老師、臺灣知名戲曲學者曾永義。上海昆劇團的演出令臺灣曲友大為驚艷,而彼時昆曲在大陸還不甚受重視。有感于此,曾永義與戲曲學者洪惟助隨后發(fā)起、主持“昆曲傳習計劃”,邀請大陸六大昆劇團演員赴臺教學,前后長達六屆十年之久。同時,執(zhí)行了兩期“昆劇錄像保存計劃”,邀請大陸六大昆劇團來臺錄制經典折子與本戲135出。

  當時還是博士生的蔡欣欣,就擔任昆曲傳習計劃與錄像保存計劃的專任助理,參與執(zhí)行各項昆曲事務及組織兩岸戲曲交流活動。她說,90年代初大陸昆劇團來臺演出時,觀眾反響非常熱烈,以至流行一句話:“最好的演員在大陸,最好的觀眾在臺灣!边@是因為,臺灣當時尚無大陸劇團中那樣的專業(yè)昆曲演員,只有校園與民間的業(yè)余曲社;但也因此,昆曲在臺灣已有很好的觀眾基礎。

  “有人欣賞,就有文化自信。”蔡欣欣說,臺灣率先重視昆曲,形成了一股保護、傳承戲曲的帶動力量。90年代以來,兩岸昆壇交流合作不斷,近年最引人矚目的便是臺灣作家白先勇與蘇州昆劇院合作推出的青春版《牡丹亭》。這版《牡丹亭》在十余年校園巡演中打動無數青年,可稱是兩岸共同點燃昆曲的“文藝復興”。

  然而蔡欣欣耗費心血最多的,是歌仔戲。1990年,她就踏上福建做田野研究。在福建,相似的風土民情和語言讓她感到了“鄉(xiāng)情”。她看到,同根同源的劇種,在兩岸的發(fā)展同中有異、異中有同,開展交流大有必要。

  1995年,首屆“海峽兩岸歌仔戲學術研討會”在臺灣舉辦。閩臺民眾共同喜愛的歌仔戲,方開啟正式的學術交流。會上,兩岸學者共同倡議,今后每兩年在兩岸輪流舉辦歌仔戲研討會。蔡欣欣接過曾永義的接力棒,成為此后研討會的主要組織者。

  蔡欣欣介紹,研討會以學術討論加演出的形式開展,每屆主題不同。有一次,兩岸劇團合作演《山伯英臺》,你一段我一段,唱腔差異便得切磋。2001年,她規(guī)劃的“百年歌仔——2001年海峽兩岸歌仔戲交流發(fā)展研討會”,在閩臺之間來了一次“大環(huán)游”,兩岸學者與劇團在近20天中去了臺北、漳州、廈門等地,帶動兩岸社會各界的擴大參與。

  “2006年華人歌仔戲藝術節(jié)”在她精心策劃下,邀請了臺北、廈門與新加坡的歌仔戲劇團,指定命題,各自據此作戲。此次活動回響熱烈,掀開歌仔戲藝術交流的嶄新階段,也催化了日后“實驗小劇場”歌仔戲的創(chuàng)作。

  與蔡欣欣并肩推動戲曲交流逾二十年的“戰(zhàn)友”、廈門市臺灣藝術研究院院長曾學文曾在給蔡欣欣專著的序中寫到,每次辦完活動,體弱的蔡欣欣都累得發(fā)誓不再操辦活動,但不久又激蕩起新的創(chuàng)意,繼續(xù)為兩岸戲曲交流奔走操勞。

  “她是繼曾永義先生之后引領海峽兩岸歌仔戲前行的領軍人物!痹鴮W文寫到。

  往來兩岸戲壇的三十年寒暑,蔡欣欣只以一句“人生自是有情癡”概之。她說,與為戲曲薪傳奔走的眾多前輩一樣,自己只是愛戲之深,愿做春泥護花。兩岸戲曲在交流中得以切磋碰撞,讓彼此成長;也是在交流中,方能合力面對“戲曲如何面向當代”的共同困境。(完)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