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臺灣伉儷的“山海情”

2024-10-03 13:18: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中新網西安10月2日電 題:臺灣伉儷的“山海情”

  記者 張一辰

  在秦嶺的山腳下養(yǎng)殖海魚,聽上去似乎是異想天開,而來自臺灣的郭建緯、王藝芝夫婦正在將這件事變?yōu)楝F實。

  “我的心態(tài)很簡單,要做到成功,必須接受失敗,而且需要長記性、需要去總結。例如我眼前這條彩虹鯛,換個地方水質不一樣,我們的養(yǎng)殖過程也要變!惫ň曁寡。

  2016年,郭建緯與王藝芝從臺灣來到廣西進行水產養(yǎng)殖考察,隨后便在此間設立實驗基地,并開始致力于海水魚內陸?zhàn)B殖技術的成果落地!拔覀兘涍^考察后發(fā)現,海水魚的需求量在未來大陸市場會呈現增長趨勢,而當初選擇南寧設立實驗基地,主要是因為在沿海地區(qū)取得所需養(yǎng)殖設備及魚苗的途徑相對更為便捷!蓖跛囍ジ嬖V記者。

  在廣西站穩(wěn)了腳跟后,郭建緯的目光開始投向內陸地區(qū)。然而,從長江到黃河,他的魚該往哪里游?

  翻開地圖,地處中國大陸地理版圖幾何中心的西安令郭建緯眼前一亮,“從這個‘中心點’到大陸其他主要大城市的距離相對都不遠,如果能把海水養(yǎng)殖引進于此,將來物流的成本也會有所降低!惫ň曁寡。

  從沿海到內陸,地理環(huán)境的轉變成為橫亙在郭建緯面前的難題,“就西北地區(qū)而言,要從魚苗養(yǎng)到成魚,需要10到12個月時間,加之彩虹鯛屬于亞熱帶魚種,所以我們的魚苗會先在沿海地區(qū)進行淡水養(yǎng)殖,當它的重量達到1斤以上,再將其運至內陸,經過代謝后轉換成海水魚,這是我們最重要的技術成果!

  郭建緯與王藝芝是臺灣桃園人,彼時王藝芝從事生態(tài)農場的園藝規(guī)劃設計與施工,郭建緯則是一名室內設計師!拔覀兂踝R的地點是工地!蓖跛囍バρ裕ぷ鞯慕患尪藦南嘧R相知到成為合作伙伴,并最終成為了一家人。

  “創(chuàng)業(yè)從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要把淡水轉化成海鹽(水),不只是向水里加鹽巴那么簡單。最初,我們使用過粗鹽,用鐵桶將其倒入水中攪拌并燒開進行殺菌,被燙傷的次數早已記不清!惫ň曋毖裕瑥募夹g的欠缺到設備的匱乏,一度讓他感到“壓力很大”。

  或許正應了那句:“不是有了希望才堅持,而是因為堅持才有希望!惫ň暦驄D經過6年的研發(fā),終于覓得“海魚陸?zhàn)B”之鑰。

  “我的養(yǎng)殖基本上沒有排廢的風險,所以在收獲一定經濟效益的同時,還能使整個農業(yè)循環(huán)生態(tài)產業(yè)鏈得以發(fā)展!蓖跛囍ケ硎,未來,希望能夠將綠色生態(tài)的理念加以推廣,并通過設立研學項目,讓學生不只是在課本上學習到相關知識,而是要讓其真正參與其中,去切身感悟。

  多年在大陸奔走,鄉(xiāng)愁亦成為二人繞不開的話題,“家人當初對我們的決定相當支持,給予了很大助力!蓖跛囍ジ嬖V記者,她已開始計劃為臺灣的家人安排一次“陜西之行”,“兵馬俑、大雁塔、壺口瀑布……這些名勝古跡與自然景觀想讓父母也看見。”(完)

[責任編輯:張亞靜]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