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愿權(quán)利平等歲月靜好

時間:2013-02-16 15:25   來源:錢江晚報

  過年的感覺很好,很閑,很靜,就像大年初一《錢江晚報》頭版上那幅照片:一只天鵝,靜靜地浮在里西湖的水面上;早晨的陽光,靜靜地灑下來,遠處,是陽光里的城市樓宇,也是靜靜的;照片的標題是:“歲月靜好”。除夕夜,一個朋友發(fā)來祝福短信:“安享歲月靜好”。

  歲月靜好,可讀書冥想,可會友閑談;歲月靜好,連微博都冷落了好多天。歲月若是靜好,新聞評論就是一種多余;歲月若能靜好,本人寧愿改行。

  “靜好”,是否可以理解為“靜就是好”?所謂“沒有消息就是好消息”,就是這個意思吧?人到中年,或者人過中年,接到親朋好友的電話,會莫名緊張,怕聽到不好的消息;所以,很長時間沒有電話,反而讓人心安。沒有電話,就是沒什么事;沒什么事,就是平安。

  所謂“靜好”,所謂平安,對一個具體的人來說,無須烈火烹油,鮮花著錦,大富大貴;有一份職業(yè),有一份收入,有基本的保障——“平安”,是人的最基本的生存條件,是不能再低的人身權(quán)利。城市里的一個普通人家,有一套質(zhì)量有保證的經(jīng)濟適用房住,農(nóng)民正在耕種的土地沒有人來任意霸占,打工者能按時拿到工資,人們能夠靠誠實的勞動吃飯——平安的生活,應(yīng)該是有尊嚴的生活。

  古往今來,誰曾真正享受過“靜好”的歲月?帝王有權(quán)有勢,天下、國家都是他的私有財產(chǎn),應(yīng)該最有可能享受“靜好”了吧?可是,閱遍史記漢書通鑒,哪一朝、哪一個帝王“靜好”過?不是覬覦,就是防范覬覦,何來“靜好”可言?只要人算計人、人壓迫人的社會關(guān)系不改變,就不會有真正的“靜好”。一部分人窮奢極欲,一部分人朝不保夕,不是“靜好”;一部分人作威作福,一部分人俯首貼耳,不是“靜好”。“靜好”,只有在人與人互相信任、平等,人與人不再敵對的時候,才能真正實現(xiàn)。

  所謂“靜好”,不應(yīng)該只是春節(jié)的感受;所謂平安,應(yīng)該是平時的、一貫的、常態(tài)的。一時的平安,不是真正的平安。就本人而言,這個假期里的“靜好”感受,一大半是不上網(wǎng)、不看新聞、不刷微博,主動屏蔽新聞的結(jié)果。而一上班,世道又將恢復(fù)平素的熱鬧,寫評論的又有活干了,不用擔(dān)心失業(yè)或改行。

  即使是在春節(jié)這幾天,其實也未能真正“靜好”。一個朋友,春節(jié)回老家前,說很怕回家去。因為他姐姐的婚事,得罪了村委會主任。對方節(jié)前已經(jīng)放出話來,要跟他們家算賬,他爸爸媽媽都是老實人,很害怕;他不回去,不知道爸媽會被欺負成什么樣子;他回去,其實也無濟于事。在他們那個地方,“法律”兩個字是不存在的。朋友回去時,我安慰他,說有什么事給我打電話。春節(jié)那幾天,我很害怕他來電話;但他還是來電話了,而我,除了蒼白無力的、我自己也不相信的安慰,一點也幫不到他。

  “靜好”,在路上了嗎?“靜好”,還有多遠?(戎國強)

編輯:扶海濤

相關(guān)新聞

圖片